第(2/3)页 在这个年纪的孩子,读书本来就是要交束脩的。 但交州学院现在不搞这一套,因为有钱的人家肯定是不会在乎这点束脩,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,这依旧是一笔巨款。 每学年除了交极少数的学费和粮食外,基本上就不收取其余的费用了。 这种情况下,谁不愿意送孩子去读书啊? 更何况,读书自古以来都是被大家族和门阀所把持的,知识才是古代人的利器。 否则,那些大家族为何能够传承上千年不倒? 即便是普通市井小民都很清楚,读书是向上的通道,这种通道对于普通的家庭来说,可能需要三四五代人的努力,才有可能勉强做到送一个孩子去读书。 至于是不是拜师最好的老师,未来是否遭遇种种不公平,谁都不知道。 可在交州,这种事情都是能看得到的。 因为交州学院的老师就没有一个不是大儒,就没有一个是混日子的。 哪怕只是一只脚踏入了交州学院,那么他的地位就已经改变了。 古代的师生关系可比后时代的牢靠多了。 这种师生情谊是一辈子的! 人脉便是资源! 而交州学院本身就是一所巨大的人脉场所。 别说是只花一点读书费和粮食了,便是花一大笔钱财,只要李昭敢开放每年招收的额度,交州学员的门槛一定都会被踏烂。 而现在,交州的发展开始趋于平衡与稳定。 青云县的发展要适当的放缓一些,而其余八个县的发展则是要加快一些。 虽然说青云县占据了有利的地位,可这其余八个县,在之前改造和基础建设时,就已经紧跟着青云县的脚步了。 可以说,青云县该有的东西其余县都有,就连水运和陆运这种都是同步进行的。 不存在发展一处的意思,因此,当其余八县陆陆续续开发后,他们赫然发现,这八个地方竟然也不差,也有大量可以开发的空间。 于是,诸多的投资、建筑纷纷开始崛起。 这一点,李昭甚为满意。 但他现在也很头疼,因为幽王府外的广场上,已经汇聚了黑压压的一大片商人。 “殿下,求求您,行行好吧。” 第(2/3)页